县中医院:非遗文化进校园 中医课堂润童心

为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,4月10日,安徽省岳西县中医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“岳西许氏针灸”非遗医护团队走进城关实验小学111班,以“神奇的中医”为主题开展沉浸式教学活动。通过“看、闻、触、悟”多维互动,60余名小学生在妙趣横生的体验中揭开了中医药文化的神秘面纱。
实物教学,激活五感认知
“这是山楂片还是中药饮片?”“艾灸条为什么能驱寒湿?”课堂伊始,医务团队以常见中药、中成药为切入点。当外形酷似奶片的调理脾胃山药片、散发着清香的艾草条、制作成粉末状的中药足浴包等药材在课桌间传递时,孩子们通过观察色泽、嗅辨气味、触摸质地,建立起对中医药的直观认知。“原来山楂片也是一味中药!”学生储景熠的惊叹引发阵阵欢笑,原本抽象的中医理论在具象化体验中变得鲜活。
技艺展演,解码千年智慧
“岳西许氏针灸”非遗传承人王旋结现场演示的拔罐、针灸技艺将课堂推向高潮。随着玻璃罐在模特老师穴位上精准吸附,一根银针扎在模特老师合谷穴上闪烁微光,学生们在指导下竞相寻找足三里、百会等保健要穴。“大家像我这样合拢五指指尖,轻轻叩击百会穴,能缓解学习疲劳,让头脑保持清醒。”王旋结手把手教授养生小技巧,孩子们有模有样地举起手在头顶轻叩。配合多媒体课件,艾灸祛湿、三伏贴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动画形式生动展现,传统医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创新融合。
文化浸润,厚植家国情怀
“药王孙思邈为虎治疾,收服老虎为坐骑,坐虎针龙说的就是孙思邈,神医扁总结出‘望闻问切’四诊合参,华佗发明麻沸散......”“岳西许氏针灸”非遗团队将中医典故改编成童话,先贤大医精诚的品格随故事深入人心。在知识竞答环节,学生们争相解析“治未病”理念,探讨药食同源养生之道,表现出的知识储备令医护人员惊喜。最终,回答问题优秀的同学们获赠定制版文化袋及艾条、中药足浴包等奖品。
“妈妈的中药足浴原来藏着这么多学问!”学生王诗可在当天晚上的日记中写道:“我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研发能治百病的中药机器人,让华佗爷爷的智慧走向世界。”
关工委负责人表示,医院突破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单一宣讲模式,创设“可感知、可体验”学习场域,让孩子们对文化传承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探索。据悉,该院已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30余场,未来将持续推出中医药文化研学营、亲子非遗中医课堂等系列实践课程,让岐黄薪火在新生代心中生生不息。
(撰稿:冯润青 审核:陈静 签发:许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