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西县中医院:传承创新并举 中医药扎根基层
近一年,岳西县中医院以“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”为发展主线,执中医药特色服务之笔,绘就全民健康事业新画卷。通过基层服务、文化传承、特色诊疗、智慧创新等多维发力,交出了一份“惠民生、强品牌、促传承”的亮眼答卷,让中医药文化扎根基层、焕发活力。
图为义诊时中医师正在为患者检查
基层服务显担当:义诊打通健康“最后一公里”
“家门口就能看名医,真是暖心又方便!”黄尾镇村民王大爷在义诊现场感慨道。针对山区群众“看病难”问题,医院开展“一周一村”义诊41场,组织专家团队深入20余个偏远乡村,提供中医把脉、针灸、刮痧等服务,惠及群众近3万人次,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万余元。针对老年群体,医院在养老院开设专场,定制“三伏贴”“穴位贴敷”等个性化服务,让中医药惠民“零距离”。
图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,中医师在为学生演示拔罐
文化传承育新苗:中医药进校园播撒“岐黄火种”
“原来小罐子能治大病!”在中医药文化课堂上,孩子们惊叹于拔罐的神奇。2024年医院以青少年为纽带,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30余场,推出“小小罐子大学问”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等趣味课程,并举办“医路童行”中医体验营,通过辨识草药、推拿体验等项目,让中医药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。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表示:“孩子回家后主动讲养生知识,中医文化真的‘活’起来了。”
图为膏方节邀请名医为岳西群众坐诊开方
特色诊疗强品牌:节气养生打造“健康风向标”
以节气为纲,医院创新推出“冬病夏治”“夏病冬防”特色服务。三伏时节,结合地域气候定制“三伏套餐”“三九养生方案”,融合艾灸、督脉灸等技术;膏方节期间,邀请名医为患者“量体裁衣”开具个性化膏方,惠及超千名群众。医院还着力建设针灸推拿科、中医妇科等特色专科,并依托“岳西许氏针灸”非遗传承中心、名中医工作室等平台,推动技术传承与创新。
图为“跟着中医学控糖”直播现场
宣传矩阵全覆盖:线上线下共筑“中医文化圈”
“跟着中医学控糖”直播观看量突破15万、中医药文化夜市人气火爆……医院构建“立体化”宣传网络,线上与县融媒推出《中医说》科普专栏48期,“岳西县中医院”视频号短视频播放量超10万次;线下打造文化夜市、社区讲座等场景,吸引超万人次参与互动。2024年外宣稿件150余篇,其中6篇登上《健康报》、16篇登上《中国中医药报》,中医药文化在互联网与市井街巷中“双向出圈”。
图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穴位贴敷
中医护理显优势:“独门秘籍”守护群众健康
“护士的艾灸技术缓解了我多年的腰痛!”患者李女士点赞道。医院深耕中医护理特色,开展耳穴压豆、中药熏蒸等15项技术,全年服务达15万人次。设立中医护理门诊、产后康复门诊等专科,并培养国家级、省级护理骨干、专科护士10名,实现“一护一专长”。通过2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地,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.6%,中医护理成为医院的一张“温情名片”。
智慧创新促发展:“互联网+中医”便捷惠民
“手机预约煎药,第二天就送到家!”市民张先生对“智慧中药房”连连称赞。医院建成“云数据中心”,实现电子病历互通和远程会诊;推广线上诊疗、代煎配送等服务,让群众少跑腿、多受益。2024年,医院门诊量超28万人次,住院均次费用下降785.81元,药占比降至21.41%,中药使用率同比上升12%,智慧化转型成效显著。
医院以“特色之笔”书写全民健康“大文章”,交出了服务量质齐升、文化传承有力、创新动能澎湃的年度答卷。未来,医院将继续以中医药文化为魂、群众需求为本、创新发展为翼,奋力谱写中医药振兴的“岳西篇章”,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!
(撰稿:冯润青 审核:陈静 签发:许海)